搴星有限公司

搴星光纖業務架構圖

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

光纖通訊的歷史

光纖通訊的歷史

近代的「光纖通訊」的發展始於1960年代,而使得「光纖」成為現在及未來通訊的主力乃是基於兩個事件的激發:首先是西元1960年美國物理學家梅門(Theodore Harold Maiman)成功地使紅寶石振盪產生「雷射光」。第二則為西元1966年,科學家高錕(Charles Kao)及George A. Hockham,他們預測所製作的「光纖」,能夠讓「光波」在其中傳輸一公里,仍有原來1﹪的光能量,那麼光纖就能夠像電纜一般,來作為傳輸工具。因為在當時,即使是最好的光纖,光波在其中傳輸20公尺就已使光能量降低至原來能量的1﹪。

到了西元1970年,貝爾實驗室成功製造出可於常溫下連續振盪之半導體雷射(Semi-Conductor-Laser),及康寧玻璃工廠(Corning Glass Work)製造出每公里衰滅小於20分貝的低損失石英質(Silica)光纖後,「光纖」技術一日千里。

今日,由於光電科技的發展,每公里衰滅低於1分貝,傳輸頻寬高於800MHZ的光電纜已可大量生產,再配合「高階數位多工」(High Order Digital Multiplex)技術的發展以及高性能「光電元件」(Opto-Electronic Device)的開發,每秒傳播速度高達九千萬「位元(bit)」,甚至到每秒四億「位元」之高速大容量光通訊系統,目前已達實用化的階段。


中華民國 99.05.17

(本資料內容截取於網路)





沒有留言: